官方老師
2022-06-27TA幫助家長解決了 條親子問題
青少年不能正確對待網絡,沉迷于網絡甚至網絡成癮已經成為全社會關注的一個熱點問題,那么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孩子沉迷游戲的表現。
1、強烈的依戀性
網癮的人當上網變?yōu)樾睦硇枨髸r,會有強烈的依賴性,表現:不能控制自己上網的沖動,只有不斷增加時間才能滿足,在無法上網時,表現特點有煩躁不安的情緒和行為。
2、心理發(fā)生變化
網絡成癮者對網絡的迷戀實際上是心理障礙的表現,是其心理活動的畸形指向的集中。這種在心理活動的畸形指向和集中意味著網癮者的注意力轉移品質出現障礙,很難控制對電腦游戲的強烈沖動,這種沖動難以轉移到從事其他活動上。
3、認知能力減弱。
事實上,人的認知是對客觀事物的現象和本質屬性的反應。網絡成癮者長期依賴于視覺形象思維,導致邏輯思維能力減弱;
4、個性變異。
網絡成癮者的性格發(fā)生了明顯的變化,變得內向,孤僻,軟弱,自卑,抑郁和懦弱。
如果我們的孩子患上網癮的話,所表現出來的癥狀是十分明顯的。最常見的就是長時間的在上網,經常上網的話,對我們孩子的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都是有著很大的影響的。在生理方面的表現主要是食欲減退,易疲勞,消化不良,大腦血流量減少。心理方面的影響主要有:興趣產生偏離,對網絡依依不舍,排斥其他事物,精力長時間過分集中于某個方面。
一般的網癮患者在上網的時候是非常興奮的,并且非常容易獲得滿足感。但是所帶來的影響就是跟我們的家人慢慢的變得疏遠,不愿意和他人交流,對一些戶外運動也不感興趣了。以至于對網上虛幻情感的依賴越來越強,以致不能分離。白天工作無精打采,然而一摸鍵盤立刻神采奕奕、心潮起伏,對網上刺激形成了越來越強烈的心理依賴。
1、人際關系問題:通常網絡成癮的青少年在人際關系方面會存在障礙,主要原因是自尊心受傷害,自信心受挫,自我評價低,以至自卑,不愿與人交往。
2、冷漠行為:由于心靈頻頻受傷,對身邊的事和物表現為漠不關心,嚴重的在作出傷害他人的事的時候仍然無動于衷。出現人格障礙。
3、虛擬社區(qū):在現實生活和學習環(huán)境中遭遇了太多的挫折,自我價值無法體現,在某種程度上又被孤立起來,又缺乏支持系統(tǒng),只能在虛擬世界中尋求慰籍。
4、自我封閉:人際關系的障礙導致自卑、自我評價降低,家長又不理解,所以,造成自我封閉。
5、游戲天下:似乎只有在游戲中才能找到快樂,既無學習考試壓力,又能滿足自己發(fā)泄的愿望,因此,上網就成為首選。
5、英雄主義情結:這是每個人身上都具備的一種情結,在青少年時代更為強烈,都希望成為令人羨慕的蓋世英雄。但現實生活中非但實現不了這一愿望,反而因學習上出現的問題備受歧視。游戲提供了這一機會,可以不斷升級,打遍天下,滿足這一心愿。
7、“力比多”性能量的釋放:青春期是性心理、性生理發(fā)育最快的時期,這一時期的突出表現是精力充沛,不知疲勞,對性的興趣增加,因此,上網可以釋放部分積聚在體內的性能量,也是青少年缺乏適當的娛樂、體育活動的無奈選擇。
8、欺騙:長期上網是學校和家長不允許的,因而,為達到上網的目的,只有不斷說謊,欺騙老師和家長。最后,成為一種習慣性行為。
9、攻擊:網絡游戲大多是具有攻擊性的,這樣一來就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了孩子的敵對情緒與攻擊傾向,所以,大多數網絡成癮的青少年都具有攻擊傾向。
10、匿名行為:由于網絡是一個可以隨心所欲的場所,現實生活中很多事與話是不能隨便做和說的,否則會受譴責和懲罰。而網絡是可以實現自己想做的事,說自己想說的話的地方,而不必擔心承擔責任和后果。有時需要發(fā)泄的時候就需要匿名行為。
11、進入隱私領地:網絡可以隨時進入到對方的私人領地,這也是人的偷窺欲的滿足方式,也改變了傳統(tǒng)的人際交往距離。
12、退縮行為:網絡成癮的行為實際是回避學習環(huán)境與現實環(huán)境的一種方式,通常是難以適應這種環(huán)境的一種學習行為退縮的表現:學習困難但玩游戲是高手。缺乏責任心、自控力、學習困難、希望借助網絡逃避責任,長期會導致人格障礙。
他們在網絡上可以行文如水、滔滔不絕,但在現實生活中就變得沉默寡言,網絡正在讓青少年的人際交往能力逐日退化。
沉迷網絡對于孩子而言,遠遠是弊大于利的,家長要幫助孩子正確對待網絡,不要沉迷進去。以上就是關于孩子沉迷游戲的表現的看法,感謝閱讀!
上一篇:孩子沉迷電視游戲怎么辦
下一篇:孩子沉迷游戲還充錢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