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老師
2022-06-06TA幫助家長解決了 條親子問題
什么樣的家庭教育環(huán)境造就什么樣的孩子。孩子磨蹭、厭學,通常是和家長的教育方法不恰當有關(guān)系,父母的思想和行為對孩子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下面為大家解答初一孩子厭學總折磨家長這個話題吧。
1、缺乏動力。對學習沒有需求欲,需要被動地在老師、父母的監(jiān)督下完成學習任務,覺得讀書辛苦又無用。對讀書這件事充滿負面情緒,完全沒有動力。
2、失去信心。不少孩子在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后,卻發(fā)現(xiàn)自己的學習情況依舊不樂觀,他們會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甚至覺得自己天生愚笨,不是學習的這塊料。久而久之,便會失去對學習的信心,放棄努力,這是典型的習得性失助感現(xiàn)象。
3、生活遭遇變故。如家庭變故,父母離異等,這些缺失的情感很難用學習這件辛苦的事來尋求補償。于是當孩子通過其他渠道獲得了心理滿足后,學習反而變成了孩子十分沉重的負擔。
4、孩子厭學的原因確實是多方面的,除了孩子自身的,還有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等方面的因素,如果我們只是一味的將厭學歸結(jié)為是孩子不爭氣、不聽話,那對孩子來說是不公平的,甚至會對孩子的心理造成我們無法想象的傷害。
1、家長給孩子的壓力過大,使孩子承受巨大的心理負擔。學生自身對于學習沒有明確的目標,只是接受家長和老師“填鴨式”的灌輸,學習帶有盲目性,自然就缺乏學習的動力。
2、及時的開導。孩子不適應,是因為還沉浸在小學階段的一切美好的回憶當中。告訴孩子,不管是小孩還是大人,不管是讀書還是今后的工作,
必然會經(jīng)歷這樣的過程,新的環(huán)境,新的老師,新的同學,新的科目,我們只有調(diào)整好心態(tài),改變行為習慣和學習方法,主動去適應,主動去融入,才能更快的度過適應期,誰能更快的度過適應期,誰就可能成為優(yōu)秀的中學生。
3、要大力的鼓勵。初中是人生中極為重要的一段旅程,是成長過程中最美好的一段時光,好好學習,繼續(xù)優(yōu)秀,健康成長,結(jié)交師友。
最后,加強理想和目標教育,幫助孩子樹立遠大志向,樹立家國情懷,讓孩子奮斗有方向,行動有動力。以上內(nèi)容就是初一孩子厭學總折磨家長話題,謝謝您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