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妮.艾里姆說過:孩子的身上存在缺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作為孩子人生領路人的父母缺乏正確的家教觀念和教子方法。面臨孩子厭學時,新起點教育專門學校建議您從這些角度進行分析:
1.社會過高的期待和壓力?,F(xiàn)在很難看到孩子在路邊玩耍,孩子們都去哪了呢?不是在學校就是在補習班,孩子們好像既不出去玩,也不進行一些社交。都在為分數(shù)、好的證明和資歷而努力,成績好像變成很重要的一個衡量標準,競爭越發(fā)激烈和殘酷,孩子們的空間也越來越小,他們的很多期待,比如成為好人,有價值的人,討人喜歡的人,可能因為考不好,所有的一切都不會被看到。在親子關系里面,他們是孤獨的、很難被理解的,渴望表達自己,卻又無法實現(xiàn),最后只能投身于網(wǎng)絡世界。
2.親子關系沖突和不穩(wěn)定的依戀。有些家庭,孩子是家庭問題的“承擔者”。真正痛苦或是真正需要改變的狀況是爸爸和媽媽遇到了難題,但是爸媽覺得自己不需要解決問題,這個時候孩子就會承擔一部分責任。有時孩子對父母的愛真的是無條件的。
3.家長不穩(wěn)定的負面情緒。當家長情緒很糟糕時,其一舉一動,孩子都會敏感覺察到,有意無意地調(diào)整自己的狀態(tài),來適應爸媽的心情。所以父母如果自己遇到了困難,只有自己處理好了以后,孩子才會得到更多的空間成長。
4.不合理的家庭期待舉兩個簡單的例子:如果爸媽身高都只有一米六幾,但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到一米八五。爸媽讀書很厲害,讀到了博士學位,因此希望孩子也能每次考第一,不能有失誤。
對孩子的過高期待,可能來自于我們自己的愿望,也可能來自于我們當大人當?shù)锰晳T了,忽略了孩子當下的發(fā)展水平。
5.父母婚姻的三角化。如果父母有很多自己處理不了的沖突,或者是想要孩子來緩解自己的沖突,把孩子夾在中間,孩子真的可能會為了父母而永遠留在家里,因為他們潛意識認為:這個家里不能沒有我。
青春期的孩子會尋求自我認同、自我價值。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只有獲得足夠的自我認同,才會獲得成長??扇绻@一部分有所缺失,有可能會對孩子造成很大影響。希望新起點教育專門學校的建議能帶給您幫助,彌補這一部分孩子的缺失。感謝您的閱讀。